利未记真有些枯燥,还是喜欢看故事的。不过,还是耐下心把它完整地看了一遍。接下来就是民数记了。下面是有关它的简介,方便理解。
‘民数记’这名称是来自拉丁文和希腊文译本所取的书名。在主前二世纪或更早之前,便已有此名称出现。它反映出本书在开始和结束时,均记载了以色列民与祭司人数的统计(一至四章,二十六章)。犹太人的传统则采用了别的名称,他们以本书希伯来文的最初几个字来作为书名。这些名称包括:‘在旷野中’(指出他们在旷野中飘流了40年的事实)、‘他晓谕说’(某些早期的教父较喜欢这书名,因为它强调了整卷书都是与神的话有关,以色列人不肯相信神的话,但神却一直忠于自己的话),以及‘摩西的第四卷书’(即创世记至申命记的五经之一)。
民数记可分为3个部分:
为进入应许之地作准备(一至十章) 这部分记录了摩西为以色列民所作的准备。各支派都数点了民数,编配妥当和洁净自己;祭司制度也建立起来;为会幕进行了奉献礼;众民亦守了逾越节。每项准备的细节都是按照神的吩咐而行,为了要达致两个目标:要以色列民作好准备,与主同行,以及预备他们去占领神昔日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中,应许赐给他们作为产业的土地。作好这全面的准备以后,百姓便开始向迦南进发,神用云柱和火柱遮盖约柜,亲自引导他们。
前往应许之地(十一至二十五章) 一段原本应该充满喜乐的朝圣旅程,却变成了充满不满的苦路。百姓一开始起行便不断抱怨。当他们得知住在迦南地的都是强大的国民,便坚决拒入美地。他们因着不信而拒绝神的应许。结果,他们的有生之年都要在旷野中渡过。大约在40年后,以色列人才再次向迦南地进发。
为承受应许之地作产业而重张旗鼓(二十六至三十六章) 40年后,以色列民押平原。这段落的重点是在于承受产业。新一代的以色列人重新数点人数,又听从有关如何分配土地和献祭的吩咐。他们这样便为承受应许之地作好一切的准备。最后的准备包括吩咐各支派要守住自己的产业;这样便确保了产业继承权。以色列人纵然犯过不信的罪,但神却一直信守自己立约的计划。
简介内容节选自:http://kuanye.net/e/DoPrint/?classid=66&id=1368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