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s

Monday, July 19, 2010

士师记

在约书亚记结束时,以色列人已经进入了耶和华应许给族长的那片土地。他们征服了部分敌人,但不是全部。他们最后会成为一个君主统治的国家,但这是二百年之后的事。现今这个阶段,是以色列人的适应期,支派间要学习如何相处,也要面对那些散布于他们中间的迦南城市,亦要应付在他们疆界外那些满怀敌意的邻邦。这段过渡期称为“士师时代”。这时期的故事记在士师记内。

写作背景

“士师”一词,希伯来原文是“审判官”的意思。这些人为神所选派,有真神的灵赐予独特的能力,奉命作百姓的领袖。他们的工作不仅是裁判案件,最重要的是拯救以色列国民脱离外邦仇敌之手。   犹太人的传统认为本书的作者是撒母耳。不过,本书并没有提及作者是谁。按书中内容显示,本书写成时士师时代已经过去,以色列人的王国初建不久 (17:6,18:1,19:1,21:25),大概是在扫罗登基后,大卫还未占领耶路撒冷 (1:21,19:10-12) 时,约是主前1043至1004年。 从士师记的内容可以看出,它是在以色列人的王朝初期,即扫罗作王(1042BC) 以后,但在大卫攻占耶路撒冷(约1004 BC)以前写成。

主题特色

若说约书亚记是“得胜的书卷”,本书便是“失败的书卷”了。本书记载以色列民入迦南后受外族侵扰和压迫,他们的失败是因为他们离弃神,敬拜偶像,并且行恶,惹耶和华发怒;于是耶和华藉外邦攻击他们,希望他们悔改,然后神兴起士师,将悔改的百姓从仇敌手中拯救出来。真神的行动反映了自己公义和慈爱的性情。本书正好回应申命记的信息——以色列民族的安全和兴旺,有赖于他们对神的忠心和顺服。

No comments: